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
」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我家門前有礦場:亞泥案的勝訴與敗訴,讓族人擔負巨大又無可名狀的痛苦 經濟部提《礦業法》修法刪除「霸王條款」,立委呼籲不要修半套:祖先同意,不代表永遠同意 現行國土計畫下,山還會因為採礦被挖成一座魚池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地球公民基金會於4月14日召開記者會,呼籲行政院盡快將草案送進立院,並將「礦業權展限應環評」、「原民諮商同意應設定期限」等訴求納入修法。
」 本文經環境資訊中心授權刊登,原文發表於此 延伸閱讀 我家門前有礦場:亞泥案的勝訴與敗訴,讓族人擔負巨大又無可名狀的痛苦 經濟部提《礦業法》修法刪除「霸王條款」,立委呼籲不要修半套:祖先同意,不代表永遠同意 現行國土計畫下,山還會因為採礦被挖成一座魚池嗎?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但距5月底會期結束只剩月餘,政院版本至今遲遲未送立院審查。該案高等行政法院判決結果也在昨日宣布,開挖水晶礦的清聚公司礦權展限遭撤銷。不過,由於《礦業法》中仍有「採礦權申請中即視為存續」的規定,即使是在展限遭判無效、未經準駁的階段,業者仍可繼續開挖,亞泥新城山案就是如此。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陳昭宏報導 經濟部今年3月初將《礦業法》修法草案提交行政院,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則在今年1月黨團協商時,提到草案將在本會期送進立院。
位於南投縣的達瑪巒部落,是亞泥新城山案於最高行政法院作出判決後,另一起因礦業權展限未經原民諮商同意,而提起的行政訴訟案。他指出,《礦業法》草案應明訂原民諮商同意要有期限,讓不同世代族人有權決定自身命運。此外,法院也認為如此懲罰也剝奪了憲法所保障人民享有平等、尊嚴以及追求幸福的權利。
國際特赦組織韓國分會的報告《沉默中服役(Serving in Silence)》也曾經揭露,軍中上級和其他人員對同志或被當成同志的軍人有過性虐待及其他的虐待行為。韓國《軍事刑事法》第92-6條規定,軍人之間有「肛交或其他不雅行為」,最高可處兩年徒刑。為此,人權組織長期以來不斷的呼籲軍方將同性關係合法化,否則這條法律將持續助長對同志軍人的汙名化、暴力、歧視行為。此外,韓國軍人人權中心也認為這項判決將有助於解決軍隊中對性少數族群的歧視,並加強他們的隱私保護。
《紐約時報》報導,國際特赦組織東亞研究員張博拉(Boram Jang)認為這是一個突破性的判決,是韓國LGBTI群體面對歧視的重要勝利。他指出長期以來,韓國軍隊將雙方自願的同性性行為定罪一直是令人震驚且侵犯人權的情況,但本次的裁決為軍隊人員能夠自由自在、不受起訴威脅的生活開闢了一條嶄新的道路。
目前,案件已發回下級軍事法院,不過韓國國防部回應將徹底審查最高法院判決的意圖,軍方則是尚未做出回應。根據《紐約時報》,韓國軍方曾被批評進行一連串的恐同獵巫行動,無論雙方是否出於自願、發生地點於何處,從事上述活動而被發現的軍人都因該條法律受到懲處。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韓國憲法法院自2002年來針對第92-6條已經做出3次的合憲判決,目前第4次的審議仍在進行當中。
人權團體稱此舉將有利於減少軍隊中對性少數的歧視。分別為中尉與士官長的兩名被告,於2016年下班期間被發現在私人住宅發生性行為而遭到起訴,兩人最後被判處4個月及3個月的有期徒刑。該中心負責人林泰勳(Lim Tae-hoon)目前也正在積極敦促憲法法院裁定禁止同性性行為的軍法違憲。韓國最高法院於昨(21)日針對軍方幾十年來禁止同性性行為的法令做出了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決定,推翻了兩名同志軍人在基地外發生性行為的有罪判決
不具備活動能力無法自行下床行動或單人房室之住民,可進入住民住房探視。目前中重症患者皆使用瑞德西韋藥物。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希望能在兩季內完成整體70萬人份的交貨。
其他經機構評估有必要探視者。重症增加1人,佔整體比例0.03%。新聞來源 新增3,859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766例本土及93例境外移入(疾管署) 即日起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花蓮縣醫院除例外情形暫停探病(疾管署) 即日起調整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理措施(疾管署) 2022/4/22 14:00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 延伸閱讀 沒打第三劑旅遊團、健身房通通不行去,疫苗新制QA一次看 【疫情週報】4/18-4/22:修訂輕重症患者分流收治原則,訂定確診兒童居家照護就醫警訊 台灣兒科醫學會提「6+6」兒童染疫送醫指引,研究發現大於5歲的兒童重症風險更高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例外情形包括病人實施手術、侵入性檢查或治療等,須由家屬陪同,或依法規須家屬親自簽署同意書或文件。其餘縣市之醫院除例外情形外,維持加護病房、安寧病房、呼吸照護病房(包含RCC)、精神科病房、慢性病房及兒童病房等區域,及有身心障礙、病況危急者,得開放探病。另確診個案無新增死亡。
探病時段為每日固定1時段,每名住院病人每次至多2名訪客為原則。另外為防範COVID-19於住宿式長照機構內傳播風險,即日起也調整全國住宿式長照機構訪客管理措施,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及花蓮縣,除例外情形暫停探視。
例外情形包括: 住民出現嚴重身心不適症狀,如:失眠、血壓不穩、情緒暴躁等,機構無法安撫住民。探病規定: 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花蓮縣之醫院,除例外情形外,暫停探病。
Photo Credit: 指揮中心 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補充,目前確診者主要分布的年齡層為20-40多歲,佔比約六成五。詳細建議如下: Photo Credit: 指揮中心 即日起6高風險縣市,醫院暫停探病、入住型長照機構暫停訪視 指揮中心今日宣布,為因應疫情、防範疾病於醫療機構傳播、保全醫療量能,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高雄市、花蓮縣這6個高風險縣市,即日起調整醫院探病管制措施如下。
或其他因病情惡化、醫療處置需要或其他特殊原因等情形,經評估有必要探病且經醫療機構同意等情形。一般訪客優先安排在公共區域會面。若為「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接種達14天(含)以上」或「確定病例符合檢驗解除隔離條件且距發病日3個月內」,得免除篩檢。其他規定: 所有探病者應出具探視當日採檢之抗原快篩(含家用快篩)自費篩檢陰性證明。
Photo Credit: 指揮中心 Photo Credit: IF Lin/ TNL 指揮官陳時中表示,今年至昨天為止本土案例共有1萬8510人,當中輕症/無症狀者佔99.6%,中症增加11人,佔整體比例0.37%。入境日介於今年3月18日至4月21日。
當中有一半皆未打疫苗,陳時中也呼籲高齡長輩應盡快施打疫苗。年齡不到10歲的確診者佔約一成左右,10幾歲的年齡層也大約佔一成左右。
Photo Credit: 指揮中心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重症者為年齡92歲的女性,目前使用氧氣面罩,胸部X光有肺炎合併呼吸窘迫。70歲以上的確診者則佔3.5%。
或急診、加護病房或安寧病房等特殊單位,因應病人病情說明之需要。曾經確診COVID-19,解除隔離且距發病日未滿3個月者,可免除篩檢。今日新增之11名中度患者年紀也都偏大,90幾歲1位,80幾歲有6位,70幾歲有2位,60幾歲2位。探病者須不具COVID-19相關症狀、未曾接觸確診個案或具相關公共場所活動史,且進入醫院務必全程佩戴口罩、遵循呼吸道衛生與咳嗽禮節及落實手部衛生。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2)日公布國內新增3859例COVID-19(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定病例,分別為3766例本土個案及93例境外移入(83例為航班落地採檢陽性)。除上述6縣市以外之地區,則依以下規定有條件開放探視: 訪客未完成COVID-19疫苗追加劑達14 天(含)以上者,應出具探視當日COVID-19抗原快篩(含家用抗原快篩)陰性證明。
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疫苗部分,目前國內第一劑涵蓋率為84.37%,第二劑79.63%,基礎加強劑0.86%,追加劑56.86。
指揮中心表示,相較於昨天2969例,今日新增之本土病例增加26%,包含1855例男性、1910例女性、1例調查中,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今(2022)年3月20日至4月22日,其中包含2077例為無症狀感染陸委會也在行政院新住民協調會報,爭取放寬新住民發展基金適用到其他事由來台的新住民,以協助港人早日適應跟融入台灣社會。